电脑版

速递!妈妈两句话让孩子情绪崩溃:那张93分的数学卷,暴露了多少人的童年阴影

2023-06-16 11:12:03来源:搜狐教育

妈妈两句话让孩子情绪崩溃:那张93分的数学卷,暴露了多少人的童年阴影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文 | 米粒妈

米粒妈看到一个热搜,有个二年级的小孩,因为一张93分的数学卷子崩溃了。

他妈妈发帖倾诉,表示对儿子的崩溃十分费解。

因为自己并没有针对分数批评孩子,但孩子的情绪却来得格外剧烈而莫名。

最后矛盾不了了之,这位宝妈却因为孩子这次的反应,提前开始对漫长的暑假犯起了愁。

米粒妈仔细读完了宝妈的帖子,又认真翻看了评论区的留言,最后悲哀地发现:

让孩子崩溃的哪里是一张数学卷?

明明是那个看起来一句重话都没说的妈妈。

只给巴掌不喂糖

事情是这样的。

一位二年级宝妈发帖说:

“孩子情绪崩溃了,因为一张考了93分的数学卷子。”

宝妈回忆,孩子拿到卷子后,放学回家检讨反思了一路。

他仔细地分析卷子哪一分不该丢,哪道题不该错。

听完孩子的反思,宝妈在家长签字的时候,在卷子上写评语道:

“熟练度不够,题目做少了。”

结果孩子看到后立刻有了情绪,委屈地对妈妈抗议:

“我每天在学校做那么多练习题,怎么少了?你把这句话划掉!”

妈妈据理力争:

“这个题之前做过你都没错,现在错了就是因为做少了,不够熟练啊。”

几番对话说不通,孩子崩溃大哭。

他边哭边跟妈妈解释道:“老师都说了这个单元很难,考90分以上已经很棒了。”

话说到这,米粒妈都看出来,孩子只是想要一句来自妈妈的肯定。

但妈妈却无视了孩子的诉求,继续语气平静地摆事实讲道理。

在她看来,问题的关键不是孩子棒不棒,而是孩子平时做数学作业太少了,除了口算就没有其他的习题。

顺着她的话,孩子失控大吼:“不是你让我在学校把作业都做完的吗?!”

听完这句话,宝妈的反应是“瞬间无语”。

抱着不能激化矛盾的想法,她沉默了下来,任由孩子自己哭完回书房写作业了。

也许是当局者迷。在帖子的最后,宝妈依旧没有反思自己的意思。

她觉得,虽然心里对分数不满意,但自己并没表现出来,已经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了。

而孩子之所以反应这么大,一定是心思太敏感。

最后还坚持陈述事实:

“一周五天和周末双休,只写了口算,这难道不算少吗?

想想即将到来的暑假我就觉得烦躁。”

顺着她的话联想了一下暑假,米粒妈也觉得糟心,不过不是替宝妈烦,是替孩子委屈。

评论区有网友一针见血:

“你真的太夸张了,一点糖都不给。”

宝妈轻飘飘回应:

“我家考得好的时候我也不会怎么奖励啊,考得不好我也不说啥,我今天的重点只是在于他作业太少了而已。”

这话米粒妈看得心塞。

只给巴掌不喂糖,铁打的娃也受伤啊。

自始至终,妈妈都在关注作业和分数,没有一秒在意过孩子的情绪。

考得好了,孩子得不到一点正面肯定;考差了看似不被批评,实际上话里话外都在挑刺和不满。

长此以往,孩子只会得到这样的心理暗示:

无论我考得多好,妈妈都不会满意。

其实,这就是一种“打压式教育”。

奉行这种教育方式的家长有个共性:吝于夸赞,但习惯泼冷水。

被否定判刑的一生

被打压式教育支配,是很多人的童年阴影。

米粒妈一打开评论区,就看到了很多网友的抗压心路。

“二年级考了88,我妈一脚就踢过来了。”

“我小学考80多要被冷暴力,甚至不好意思吃饭的程度,考90多会被要求检讨。”

“低于95就要被骂了”

“不考满分是这样的待遇,考了全科满分我差点被打,问我得意什么。”

有位网友在某乎分享过,活在打压教育下的噩梦。

他说:“打压式教育好可怕,可以把一个自信的人变得极度自卑、敏感、脆弱,极度的不自信,像是亲情PUA。”

小学的时候,网友语数英三科考了两个100分、一个99分,那是他考过最好的成绩。

但他没有得到原本跟妈妈说好的奖励,只得到一句残忍的挑刺:

“你为什么这么粗心,为什么就一分你都拿不到,你看xxx为什么就能拿100分?”

他数不清被批评过多少次,但被夸的次数寥寥可数。

渐渐地,他明白了,不管自己做到多好,父母总有挑刺的余地。

久而久之,网友变成了自卑又要强的人。

他不敢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,却习惯了自我否定,甚至觉得自己的能力永远低人一等,做不好任何事。

消耗自信、培养自卑,消耗进取心、培养不配得感,这就是打压式教育最大的危害。

对于父母来说,一句下意识否定的话,说出口转眼就能忘记,但对于那个被一次又一次否定的孩子来说,一句话就是一生的伤。

同样被打压教育的姜文,从来不知道怎么能让母亲高兴。

他兴冲冲跟母亲分享考上中戏的喜悦时,母亲也只是拿过通知书瞥了一眼,转头丢了一句:“你那一盆衣服没洗呢。”

米粒妈看过一个短片《一句话毁掉一个孩子》,里面那些伤人至深的话,几乎句句都是父母的“口头禅”。

一个年轻的女士冲着镜头大吼:“你就是个废物!”

一位中年男子面带苦涩地说:“我是造了什么孽,竟有你这样的儿子!”

还有位坐在轮椅上的老者,他说:“你从始至终,都远远比不上你哥。”

看到这些场景,米粒妈下意识以为,这是为人父母的他们,在忏悔曾经对孩子的恶语相向。

但没想到,说出这些话的人,才是当年被骂的孩子。

随着时间流逝,他们长大、人到中年,直至白发苍苍,都没能忘记父母曾经的每一句训斥与贬低。

而更吊诡的是,那些话像是可怕的诅咒。

被父母说是废物的人,长大后一事无成;

被父母骂“造孽”的孩子,长大后也对自己的孩子说出同样的话;

被批评“不如别人家孩子”的人,一辈子都是loser;

这样令人心惊的结局,让米粒妈想起苏珊·福沃德教授在《中毒的父母》中写下的话:

“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,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,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。”

不要小看期待的力量

其实回过头来想想,那些习惯性打击和指责孩子的父母,难道是真的希望孩子过的糟糕吗?

不是的,他们的出发点一样是希望孩子好。

他们深信“骄傲使人落后,谦虚使人进步”,而批评恰恰能让孩子戒骄戒躁、再接再厉。

可他们忽略了,所有事都是过犹不及。

于是一番苦心走岔路,换得父母累、孩子更累的结局。

米粒妈觉得,孩子成长中需要批评,也需要鼓励,必须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

就拿开头那位宝妈来说,从孩子自我批评了一路的行为就能看出,孩子已经因为考得不好感到很难受、很有压力了。

这时候,他需要的便不是家长雪上加霜地给予挫败感;

相反地,他需要安慰,需要支持,需要理解和鼓励。

米粒妈记得演员陶虹讲过自己的育儿小故事。

有一次,她女儿不小心把牛奶打翻了,陶虹就生气地大吼了一句:“你怎么回事儿?”

结果女儿吓得不敢哭,眼里全是恐惧。

陶虹敏锐地意识到,自己的做法有问题。

于是,第二次女儿犯同样的错误时,陶虹没有着急上火,而是伸手抱住手足无措的女儿,安慰道:

“害怕了吧?没事的。”

然后孩子在她怀里“哇”地一声哭了出来。

事后陶虹总结说:

“妈妈的最高职责是什么?就是给孩子更多安全感。

她在妈妈这儿得到的,就应该是港湾、是安慰,是最好的那个拥抱。”

事实告诉我们,犯错后得到包容和鼓励,和习惯于被打击的孩子,拥有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。

还记得米粒妈写过的美国小公主Sia吗?

就是那个和爸爸一起做饮料,接连手滑,搞得满桌子混乱的小姑娘。

(戳链接看Sia→《热搜上的两个小女孩,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参差》)

Sia喜欢创作好喝又好看的饮品,但因为年纪太小,控制不好倒饮料的量,总是会搞砸。

女儿每次撒满桌子,陪伴在旁的爸爸妈妈都会头痛地扶额,一脸无奈。

但却没有一次真正生过气。

而Sia每次取得一丁点小进步,爸妈都看在眼里,并随时准备开启花式夸夸模式。

“做得很棒!”

“你一定可以的!”

“哇你做到了!”

经过很多次失败,Sia终于在某一次大获成功,制作出一杯有着高高奶油顶的饮品。

父母马上欢呼着和Sia击掌,毫不犹豫地送上了夸赞和掌声。

在父母的鼓励之下,Sia成长得无比自信,且十分懂事。

她不但懂得坚持自己的喜好,还学会了自己给自己收拾“烂摊子”,小小年纪就有了超强的责任意识。

达成饮品成就以后,现在的Sia有了新的爱好。

她喜欢各种摆弄自己那头小卷毛,还对穿搭有着各种奇思妙想。

不变的是,每一个想法,都有父母陪她实现。

就像我读初中的时候,每个学期的月考经常考不好,米粒姥姥总是笑着鼓励我,说,“这叫开门红”。正是有着米粒姥姥的鼓励,我紧绷的神经才放松下来。

教育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“罗森塔尔效应”,也被称为“暗含期待效应”。

意思就是说,父母对孩子说出的话里,就暗含着对孩子的期待。

父母总把贬低和打压挂在嘴边,那孩子失败的几率就越来越大;

但如果把对孩子的期待落实到口头的鼓励上,那孩子就会表现出远超预期的成功。

所以,当孩子再遇到挫折的时候,请先放弃高高在上的说教和永无止境的挑刺,蹲下来给孩子一个拥抱和一句鼓励吧。

因为那些得到过温柔支持的孩子,才会有更坚韧的力量,去超越往后人生的种种不如意。

本网推荐
相关新闻